目录
原创歌曲
党旗张剑峰;王开平;2
黍离马婷;164-165
幸福生活就在今朝赵倩;166-167
致敬白衣战士陈先贵;韦晓晓;168-169
高校图书馆员之歌唐书怡;白海燕;170
小小丫头白海燕;171
咏爱颂周葛森;涂江涛;172
守望刘传利;魏理智;173
蒲公英的故事周廷祥;梁宝忠;174
像你们一样韦思宇;陈琪辉;175
万家灯火佚名;许展;176
我的兰州梦王延东;177
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
论五首汉传佛教梵呗的艺术特色狄其安;4-6
花儿旋律特性探究李瑛梅;7-9
论筝曲《定风波》与宋词《定风波》二者之间的解读探究刘沙路;10-12
宋代“元宵舞队”在郎溪梅渚镇“降福会”里的延续刘宇涵;13-15
豫北大平调的唱腔风格研究祁旭晴;16-18
川东红色歌谣风格特点探析戎月姮;帅双双;19-21
山东苍山民歌《绣荷包》的艺术特点探究谭熠;22-24
浅析“孟姜女调”中的南北方音乐特征王一童;25-27
文化自信背景下探索巴山“背二歌”传承方式研究肖珺;28-30
琵琶版和筝版《陈杏元和番》之比较张静琳;31-33
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艺术特性探究左荣雪;34-36
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
现代趋势下电子鼓和贝斯如何影响爵士乐的律动李冠州;37-39
湖南风格钢琴作品浅析王芙娜;隆婷风;40-43+47
如何演奏巴赫作品中的连断奏和力度——以巴赫《意大利协奏曲》的不同演奏版本为例韩俐扬;44-47
《庆翻身》的作品分析及演奏处理的探析和海霞;48-51
拉赫玛尼诺夫《音画练习曲》op33.8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黄玲;52-55
贝多芬《f小调热情奏鸣曲》op.57演奏分析阙媛媛;56-59
探析肖邦《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》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黄鑫;60-62
肖邦《g小调第一叙事曲》的艺术特性与演奏诠释探究谭嘉琪;63-65
勃拉姆斯声乐套曲《玛格洛娜浪漫曲》及《四首严肃的歌》艺术特征简析(二)王玥;66-68
谈音乐作品主题写作方法魏敏芳;69-71
论钢琴曲《采茶扑蝶》的艺术特色赵怡冉;72-74
肖邦练习曲Op.10 no.1作品分析郅雪轲;75-77
德彪西钢琴作品《月光》中的朦胧写意美曲海洋;邹熹慧;78-80
音乐表演
浅谈声乐表演中的逻辑重音郭凇男;81-85
国乐与跨界演唱的融合探索及形势伯鹤;86-88
《莲花谣》作品与演奏浅析蔡思睿;89-91
浅谈肖邦《夜曲》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蔡永妍;92-94
莫扎特《费加罗的婚礼》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常文杰;95-97
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结合陈奇含;98-100
卡门咏叹调《爱情像一只自由的鸟儿》的舞台表演之微探陈映红;叶雯;101-103
中国钢琴改编曲中的模仿性及其艺术价值崔家乐;104-106
歌曲《一抹夕阳》的演唱分析栗茹;107-109
“和弦弓”的演奏法探究林梓;110-112
艺术歌曲《钗头凤》创作特征及演唱诠释探析刘璐;113-115
筝曲《袖梦》的音乐风格及音乐表现力分析马新莹;116-118
车尔尼《练习曲》对钢琴技巧的影响聂文子;119-121
探析声乐《黄河渔娘》的艺术表现与处理宋婧;122-124
板胡演奏艺术中的技术运用与艺术表现研究王舒;125-127
竹笛演奏中换气技巧的运用王伟舟;128-130
浅析评剧演唱技法与民族声乐的交织——以《火红的太阳出东方》为例王燚璇;131-133
浅谈美声唱法中花腔演唱的审美薛珵方;134-136
浅析贝多芬《c小调钢琴奏鸣曲》的演奏技巧杨倩;137-139
如何演唱新韵新声作品——以《玫瑰三愿》《春思曲》为例张米雪;140-142
循环换气在竹笛演奏作品中的应用张筱敏;143-145
论学习声乐改编作品对小提琴演奏技术的提升——以韦伯音乐剧《歌剧魅影》插曲“夜之乐章”为例张鑫戬;146-148
歌剧选段《没有眼泪,没有悲伤》的演唱分析赵雪何;149-151
音乐教育
钢琴考级制度的文献结构分析与改革建议李国瑛;152-154
一基多维,分级训练,研发特色——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群设置的理念与内容刘音铄;155-157
音乐论坛
中国歌剧的文学与戏剧性研究汪雨腾;158-160
山西民歌与新媒体结合的方法路径与实践王彬;161-163
《黄河之声》约稿函1
《江山如画》刘文科;1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