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之声杂志社
首页 > 最新目录
 
/ / /
 

《黄河之声》2021年18期

 
目录
原创歌曲
国是船来党是帆倪邦瑞;刘凌云;2
嘎闹张盛;164-165
想娘的时候陈飚;梁宝忠;166-167
团徽之歌陈灿;宋日哲;167
故乡的金花茶魏平;赵荣刚;168
情满侗乡呀啰耶阮居平;夏鸿雁;169
苗家米酒香潘永华;170
打五扇聂席宾;171-173
水族敬酒歌姚志细;吴亚丹;174-175
山羊爷爷郝宏歌;徐源;176
热爱劳动好榜样郝宏歌;何春燕;176
鸭绿回响张艳林;177
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
论安吉列斯《音乐会组曲》的多元化音乐特征与演奏技巧王珮;4-8
梅特纳奏鸣曲op.38no.1《回忆》之研究张瑭;9-13
贝多芬《黎明奏鸣曲》(Op.53)第三乐章创作风格与演绎分析曹书琴;14-17
贝多芬C大调《黎明奏鸣曲》第一乐章技法分析罗晓雷;18-21
浅析西班牙民族乐派作曲家格拉纳多斯的《戈雅之画》程雯;22-24
论钢琴曲《童嬉》创作特点与演奏技巧黄嘉清;25-27
罗忠镕古诗词艺术歌曲《秋之歌》的艺术特征刘璇;28-30
威尔第歌剧咏叹调《他还没回来》的艺术特征和内涵解读吕欣;31-33
哈默尔《开放之无限》整体音乐创作思维研究王沙里;杜卉;34-36
论德彪西钢琴《前奏曲》中和声的弱功能性体现杨纪鹏;37-39
浅析拉赫玛尼诺夫《音画练习曲》(Op.39 No.6)赵文雪;40-42
维瓦尔第双小号协奏曲的音乐特征研究周建军;43-45
音乐表演
试论浦东派琵琶演奏的艺术特征——以《养正轩琵琶谱》为例姜楠;46-49
论单簧管的民族化——以《苏北调变奏曲》为例丁一;50-52
二胡曲《红梅随想曲》艺术风格与演奏分析高岑;任伟家;53-55
歌唱中的“声”“乐”辨析郜宪福;56-58
汪立三钢琴作品《兰花花》音乐与演奏分析胡雯语;59-61
无伴奏合唱作品创作特点及演唱处理研究——以《鸿雁》为例江可依;孙涛;62-64
在新时代的理想照耀下听歌剧《长征》——浅析剧中万霞的人物形象以及《革命同志你听好》《三月桃花心中开》的创作特点和演唱把握李薇洁;65-67
红星指路,奔流前行——钢琴曲《红星照我去战斗》作品分析和演奏指导陆然;68-70
中国钢琴音乐意境之探究——以《彩云追月》为例罗颖馨;71-73
歌剧《卓文君》中《别动那张琴》的演唱诠释探究万兵传;74-76
浅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《随想回旋曲》王霞;高韵涵;77-79
肖邦op.66《幻想即兴曲》的演奏技巧与作品分析吴浩瑄;80-82
声乐作品《昭君出塞》中的演唱处理探讨吴琳娜;83-85
咏叹调《月亮颂》的演唱风格研究徐晓乐;86-88
鲁塞尔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.28 No.2演奏分析阎智豪;89-91
浅论低音弦乐器的特征及在民族乐团中的作用杨映;92-94
双簧管作品《g小调协奏曲》分析张雨硕;95-97
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
藏传佛教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研究王雯婧;98-101
苏尼:彝族占卜仪式音乐实录——以布拖彝族阿都人“得木”仪式为例贾巴阿叁;102-105+109
南国意蕴 古今齐鸣——岭南风格当代音乐作品创作特征概览刘丁;106-109
德安南河戏声腔音乐特征分析钟华;110-114
论唢呐的传统和现代作品的传承与创新呼袁;115-117
藏族传统乐器扎木年的历史演变与发展黄小玉;118-120
湘北花鼓戏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刘紫微;121-123
浅析琵琶曲《渭水情》中“秦韵”的音乐体现张煜晗;124-126
常宁塔山瑶族“谈笑”仪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王爱红;127-129+133
音乐美学
《乐记》音乐美学思想钩沉陆泓宇;130-133
《全宋词》中的古琴音乐美学思想邵蓓漪;134-137
试论黄自艺术歌曲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词曲中的审美元素苏琪;138-140
音乐论坛
西方小提琴学派的特点及对中国小提琴发展的启示林尔佳;141-143
从《夕阳箫鼓》谈当代长笛的民族化发展茅蕾;144-146
信息化背景下河北民间戏曲音乐文化传播探究齐江岩;莫展宏;马晓男;147-149
谈福建筝的传承——以福建八闽筝团为例郑蕾;150-152
“长株潭城市群”音乐文化的研究转向周丰庆;153-155
音乐教育
高职院校的音乐美学教学探讨曹永明;156-158
国内少儿双排键电子琴的教学及现状论文综述彭紫微;159-161
京剧艺术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传承与发展凡哲菊;162-163
《黄河之声》约稿函1
许云鹤作品许云鹤;178
点击在线投稿

 
 
 

(c)2008-2018 聚期刊

 

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JUQK.NET

 

免责声明: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;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;另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告知!